服务热线
0791-88553325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2014年2月20-26日,持续7天的重度雾霾天气更是北京市数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空气质量最严重的一次。部分站点PM2.5小时浓度超过每立方米550微克,达到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的浓度上限,即所谓的“爆表”。国外对此空气的评价是,“有毒!”
美国环保署2009年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每次出现重度雾霾的天气,来市属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就诊的患者就增加2-5成。更爆出来北京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法国演员、以《这个凶手不太冷》闻名的让·雷诺被爆因为呼吸道疾病入院治疗,专访也被临时取消。
更为严重的是,空气污染还能影响人类的生育和婴幼儿的健康。专家称,在胚胎和婴幼儿时期暴露在高浓度空气污染物的动物,相比较成年时期暴露在污染环境里的群体的生育力有显著下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副主任高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PM2.5级别的空气细粒子包括对婴儿的致畸率和早产率是有着显著的影响。”
雾霾的主要危害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二是对交通产生的危害。
1、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4)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5)影响心理健康。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6)影响生殖能力。
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污染的空气中的人群,其精子在体外受精时的成功率可能会降低。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有毒空气和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间的关联。
2013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1]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2、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
(1)影响交通安全。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2)阴霾天气更易致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3)影响生态环境。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治理雾霾和空气污染,每个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可以贡献一些力量; 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空气污染是可以治理的,但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
面对空气污染,大家需要思考自己的对策,需要收集各方面信息,学习必要的知识,选择采取可行的措施。
基本规避措施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风险,人们首先都会选择规避风险。
关注污染状况: 时时关注城市的空气污染监测数据,警惕高污染天气和时段。
调整出行:雾霾天避免在户外长时间停留,减少户外活动;对上班族,尤其是那些必须在户外工作的人们,选择使用防护口罩也是可行的。
关好门窗:雾霾天气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短时间通风,选择使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避开人群:雾霾天气出行应避开主干道路,尽量别去人多地方,例如超市、商场和医院,这些地方空气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交叉感染。
停止户外锻炼:不从事户外运动,停止长跑锻炼等,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和年老体弱者。
尝试戒烟:雾霾天气吸烟更是“雪上加霜”,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属于PM2.5范畴的细颗粒物,会严重危害抽烟者本身和吸入“二手烟”受众的身体健康。
佩戴口罩: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人们无法24小时佩戴口罩,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戴口罩,而且还要注意选择有效的防护口罩,并正确使用。
具有呼吸防护作用的口罩对污染物要具备足够的过滤效率,在佩戴时与面部具有足够的密合度,口罩在整体上能有效隔绝口罩外的污染空气,尽量使佩戴者吸入口罩
过滤的空气,而且阻力不应过大,不至于对人有害,并具有可接受的舒适性。
一次性医用口罩只用于遮挡口罩佩戴者的口鼻,阻挡其说话、咳嗽等产生的飞沫(有可能含有细菌、病毒)进入环境,进而起到保护他人的作用,不用于呼吸防护,对
细菌、PM2.5这样的细小颗粒不具有呼吸防护的作用;纱布口罩虽然厚,例如增加厚度到8层甚至12层,但是由于纱布本身空隙较大,阻挡作用更是微乎其微。更重要的
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和纱布口罩的结构设计无法和人脸达到有效密合,颗粒物很容易从口罩边缘不密封的地方泄漏进去。
还有一些所谓的PM2.5口罩,带插入式滤片设计,并宣称其口罩滤片能够有效过滤PM2.5颗粒,过滤效果高于99%,但是其滤片设计得很小,根本无法覆盖到整个口罩,假
如把这种口罩内插入的滤片抽出来,裁一张尺寸一样的不透气的纸片或塑料片插到口罩里然后戴上口罩,使用者还是可以顺畅地呼吸,这说明空气不会按照这种口罩的制造
商宣称的那样,专拣阻力大的滤片通过来过滤PM2.5颗粒物,事实上空气和水一样,都会绕过障碍物,专拣阻力小的去处流过,所以佩戴这种口罩的防护效果可想而知。
国内外都有针对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强制认证标准,这类口罩标准的防护对象完全覆盖了PM2.5颗粒物的粒度范围,比如我国国标GB2626-2006、美国标准NIOSH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42 CFR 84 (N95口罩属于通过该标准认证的口罩中的一种)、欧共体标准EN 149-2001,这些标准中对口罩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和
呼吸阻力都有严格要求,用于口罩过滤效率测试的颗粒物粒径折算成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0.3微米左右,这个粒径的颗粒物被证明是最难过滤的,而PM2.5指的是环
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类专业用防护口罩的标准除对口罩过滤颗粒物的效率严格控制外,还要检测口罩佩戴在人脸上,模拟实际
使用状态下的口罩的密合性,确保口罩的结构在设计上也是合理的。通过这些标准认证的防颗粒物口罩目前主要用途是用于工作场所的职业呼吸防护,如切割、打磨
、焊接、制药、医用防护等。
戴这些口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密合,必须根据口罩生产厂家的佩戴指导,在鼻梁处扣紧、使口罩边缘与脸型匹配,若不能做到密合,PM2.5颗粒就会从不密合处泄漏,
起不到防护效果。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类防颗粒物口罩的防护效果好,但口罩和面部越密合,过滤效率越好,呼吸阻力有可能较高,对于儿童、老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特别是呼吸功能受损的人需要谨慎使用。
车污染的应对
一般而言车内的空气质量较普通的大气污染恶劣10-20倍。因此车内恶劣的空气质量必将对驾驶员及乘客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车内防霾也很必要。
可以从下几点避免污染:
一、注意用车习惯
1、司机在上车后要先开窗,不要马上开空调:司机在上车后要先开窗,不要马上开空调。这是因为长时间封闭的车内,空调的过滤器和管道系统中不但会积存大量化学
污染物,螨虫、霉菌等生物性污染问题也会增加。所以,上车后应先开窗,空调开启3~5分钟后再关闭车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时间驾驶车辆的情况下,中途也应该
打开车窗通风换气。
购买新车后一段时间内,要尽可能地开门、开窗延长内外空气的对流时间,使有害空气尽快挥发出去。
2、打开天窗: 有实验证明,汽车的尾气主要是集中在离地面2000px以下的高度,超过1米高的位置,汽车尾气密度就要低许多。汽车天窗的高度和车顶齐平,大多超过1.4米,
所以即便堵车时,从天窗进来的空气也要比从侧窗进入的洁净许多。
3、减少车内吸烟:有一个实验证明,在密闭的车内吸一根烟所产生的pm2.5污染指数均在4000单位以上,其数值与未吸烟前的PM2.5相差了上百倍。因此,减少车内吸烟是保证
车内坏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合理选择内外循环:因为车辆都设有空调内、外循环模式。在路况较好、空气较新鲜时,市民可以使用外循环,在汽车拥堵、尾气排放严重的路段时,则使用内循环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启空调和暖风时,不要长时间使用车内循环模式
5、定期清洗空调系统: 要想车内空气质量得到提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清洗空调系统。“定期清理空调的管路,以及使用养护产品进行车内杀菌,比如空调清洗剂。
6、沐浴阳光:冬天大部分车主每天都把车窗关得严严实实,深怕有点风进入车内,其实这种近封闭式环境是很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车内人员的健康。因此,车主
在车辆停驶的情况下,可以把车放在阳光下,然后把窗户都打开,进行通风,这样既可以很好的达到杀菌效果,又可以使车内空气清晰。
另外,夏天避免汽车在阳光底下长时间直晒,使得有毒有害气体滋生和释放。
7、雾霾天减少出行: 在中度霾天气条件下,应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能见度低劣时更要注意交通安全,尽量少地大幅度打开车窗,行驶中也不要用开车窗的方式来通风。
8、遇到堵车严重的地段或尾随尾气排放量较大的车辆时,应暂时关闭车窗,并把空调或暖风开关暂时调至车内自循环模式.
9、定期去做车内空气质量的清洁、检测,车内空气的保养和维护这点很重要。
10、不要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芳香剂或者香水,增加不必要的污染源,它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尽量请专业的清洁机构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杀菌。
Copyright © 2016-2020 百盈体育·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18006783号-1 网站XML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 电话:0791-88553325 技术支持:泉州效率网络
联系百盈体育·有限责任公司环保